詳細參數 | |||
---|---|---|---|
所在地 | 其他 | 新舊程度 | 其他 |
適用星級 | 其他 |
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采取的技術措施應著重于降低混凝土內部的最高溫度、延緩降溫速率、減小內外溫差、減小混凝土收縮、提高混凝土極限拉伸力及改善約束條件等方面。
一降低水泥水化熱
1)選用中低水化熱的水泥,如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硅酸鹽水泥或粉煤灰水泥等。
2)盡量選用級配良好的集料,大量摻加粉煤灰等摻和料,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強度,減少水泥用量,每立方米混凝土每減少10kg水泥用量,混凝土水化溫度將降低1℃。
3)在混凝土內部預埋冷卻水管,通人循環(huán)水帶走熱量。
二降低混凝土入模溫度
1)夏季砂石材料應避免陽光直曬,并可噴冷水霧或冷氣預冷;用低溫水或冰水攪拌混凝土;運輸過程中也應避免日曬。
2)保證模內通風,加速模內熱量散發(fā)。
3)摻入緩凝型減水劑,避免水化熱集中產生。
三加強施工中溫度控制
1)混凝土澆筑后,要保溫保濕長期養(yǎng)護,緩慢降溫,避免混凝土內外溫度、濕度梯度過大。
2)加強測溫控溫,及時調整保溫養(yǎng)護措施,將混凝土內外溫度差控制在25℃以下。
3)合理安排施工順序,使?jié)仓幕炷辆鶆蛏仙?,避免過大高差。
四改善約束條件
1)分層分塊澆筑,合理設置施工縫及后澆帶,以放松約束條件并減少水化熱的聚集。
2)對大體積混凝土基礎,可在與巖石地基或混凝土墊層之間設置滑動層(隔離層),如刷瀝青、鋪卷材等,以消嵌固作用,釋放約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