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參數(shù) | |||
---|---|---|---|
品牌 | 牧法自然 | 類型 | 飼料酸化劑 |
產(chǎn)品名稱 | 鉀樂二甲酸鉀 | 分子式 | HCOOH,HCOOK |
相對分子質(zhì)量 | 130.14 | 主要成分 | 二甲酸鉀 |
有效物質(zhì)含量 | ≥98% | 主要用途 | 替抗殺菌促生長劑 |
性狀 | 白色結晶顆粒 | 熔點 | 105℃-109℃ |
細度 | 40-80目 | 重金屬含量(Pb) | ≤0.001% |
包裝規(guī)格 | 25kg/袋 | 儲存方法 | 密封,防潮,防曬,勿與其它有毒化學物品混合貯存 |
保質(zhì)期 | 24個月 | 產(chǎn)地 | 山東 |
從體外抑菌實驗的結果來看,有機酸的抑菌作用主要來源于H+,腸道pH是影響細菌活力的重要因素。從口腔至胃,再到結腸和盲腸,消化道的pH有顯著的差異。胃分泌鹽酸、蛋白酶和黏液,pH可以低至1.5。
然而,成年豬胃的pH通常在2.5~4.5,生長豬和未斷奶仔豬為4.5~7.0。另一方面,胃環(huán)境是一個強氧化的環(huán)境,因此胃中的微生物數(shù)量相對較少。盲腸和結腸則接近中性,pH約6~8,是微生物活躍的場所。
表1 病原菌生長的適宜腸道ph
表2 常見微生物生長的ph范圍
表1和表2給出了常見微生物生長的pH范圍及部分致病菌的最適生長pH范圍。表3給出了豬和肉雞消化道不同部位的pH,較高的pH意味著有害菌增殖的風險越高。
表3 消化道的典型ph范圍
一些微生物對酸的耐受力較強(親酸性),而另一些則耐堿(親堿性)。常見致病菌的最適生長pH與回腸、盲腸和結腸的pH很相似。因此,酸制劑若要通過抑制有害菌來維護動物健康,那么就要求酸制劑中的有機酸能到達腸道中后段,并且能達到一定的濃度。
但是正如前文所述,有機酸分子在空腸和回腸應該是被高效吸收的,并且腸道分泌的膽汁和腸液有中和酸的作用。因此,飼料中添加有機酸幾乎不太可能在腸道后段直接發(fā)揮抑菌作用。
二甲酸鉀自然包被,無需加工就能過胃進入腸后段進行殺菌抑菌,不僅酸性強、而且在消化道中緩慢釋放,具有較高的緩沖能力,可以避免動物胃腸道酸度產(chǎn)生過大波動。85%二甲酸鉀以完整形式過豬胃而進入十二指腸。甲酸鹽在十二指腸的回收率為 83%,空腸前段為 38%,空腸中段為 17%。二甲酸鉀在酸性環(huán)境下釋放出來的甲酸則不易釋放出氫離子,從而有更多的甲酸分子進入腸后段發(fā)揮抑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