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參數(shù) | |||
---|---|---|---|
品牌 | AB(Allen-Bradley) | 型號 | 1756-L55M23 |
電壓 | 1756-L55M23 | 功率 | 1756-L55M23 |
產(chǎn)品認證 | 1756-L55M23 | 加工定制 | 否 |
外形尺寸 | 1756-L55M23 | 重量 | 1756-L55M23 |
用途 | 1756-L55M23 | 產(chǎn)地 | 1756-L55M23 |
在自動控制電路中有以下保護環(huán)節(jié),也是一般自動控制電路共有的保護環(huán)節(jié)。 (1)短路保護 電機、電器和導線的絕緣損壞或發(fā)生故障時,可能造成短路事故。很大的短路電流產(chǎn)生過熱和電動力可能引起電器設備損壞,甚至因此引起火災,因此要求一旦發(fā)生短路故障時,控制電路應能迅速地切斷電路。 短路保護的常用方法是采用熔斷器或斷路器。這些保護裝置不應受起動電流的影響而誤動作。所以要按熔斷器、斷路器的選擇和整定要求進行。 (2)長期過載保護和斷相保護 電動機長期超載運行,繞組溫升將超過其允許值,造成絕緣材料變脆、壽命縮短,嚴重時還會使電動機損壞。過載電流越大,達到允許溫升的時間就越短。常用的長期過載保護元件是熱繼電器。熱繼電器不能兼作短路保護,因為發(fā)生短路時,它可能還來不及動作就已對電器設備造成損壞了。 據(jù)統(tǒng)計,因斷相運行而燒壞電動機的臺數(shù),在有些單位竟多達損壞電機總臺數(shù)的80%以上,所以電動機應該有斷相保護的環(huán)節(jié),也就是說要選用帶斷相保護功能的熱繼電器。 (3)零電壓和欠電壓保護 因某種原因電源電壓突然消失,電動機都會停轉。一旦電壓恢復正常,如果電動機自行起動,往往會造成設備損壞或人身事故,也會因許多設備同時起動而造成對供電網(wǎng)絡的過大沖擊。因此,在電網(wǎng)電壓消失時,要立即切斷電源,實現(xiàn)零電壓保護。 電源電壓過分降低,會引起電動機轉速下降甚至停轉;在負載轉距不變的情況下,電動機電流增大,造成繞組過熱而損壞;電壓過低還會引起一些電器釋放,造成控制失常。因此,當電源電壓降低允許值以下時,需要切斷電源,實現(xiàn)欠電壓保護。 起保停電路本身具有失壓保護和欠壓保護的功能。當電源失壓或嚴重欠壓時,接觸器的銜鐵自行釋放,電動機停止運轉。當電壓恢復正常時,接觸器線圈也不會自行通電,只有在操作人員再次按下起動按鈕時,電動機才會起動。有的電路要求有更好的零壓和欠壓保護,還采用專門的欠壓繼電器或欠電壓保護電路。 |
1、編程方便易學
2、運行穩(wěn)定可靠
3、使用維護方便
4、對環(huán)境要求低
用可編程序控制器實施控制,如上圖,其實質是按照一定的算法進行輸入輸出變換,并將這個變換予以物理實現(xiàn)。入出變換、物理實現(xiàn)可以說是PLC實施控制的兩個基本點。而人出變換實際上就是信息處理,信息處理當今最常用的是微處理機技術,物理實現(xiàn)則要求PLC的輸入應當排除干擾信號適應于工業(yè)現(xiàn)場。輸出應放大到工業(yè)控制的水平,能為實際控制系統(tǒng)方便使用。這就要求I/O電路專門設計。根據(jù)PLC實施控制的基本點的分析,PLC采用了典型的計算機結構,主要是由CPU、RAM、ROM和專門設計的輸入輸出接口電路等組成。
中央處理機是PLC的大腦,如下圖它由中央處理器(CPU)和存儲器等組成 。
1、中央處理器(CPU)
中央處理器(CPU)一般由控制電路、運算器和寄存器組成,這些電路一般都集成在一個芯片上。CPU通過地址總線、數(shù)據(jù)總線和控制總線與存儲單元。輸入輸出(I/O)接口電路相連接。
它主要完成以下的功能:
(1)將輸入信號送入PLC中存儲起來。
(2)按存放的先后順序取出
用戶指令,進行編譯。
(3)完成用戶指令規(guī)定的各種操作。
(4)將結果送到輸出端。
(5)響應各種外圍設備(如變程器、打印機等)的請求。
2、存儲器
PLC內(nèi)部存儲器有兩類:一類是RAM(即隨機存取存儲器),可以隨時由 CPU對它進行讀出、寫入;另一類是ROM(即只讀存儲器),CPU只
從中讀取而不能寫入。RAM主要用來存放各種暫存的數(shù)據(jù)、中間結果能及用戶正在調(diào)試的程序,ROM主要存放監(jiān)控程序及用戶已調(diào)試好的程序,這些程序都事先燒在ROM芯片中,開機后便可運行其中程序。
3、輸入、輸出接口電路
它起著PLC和外圍設備之間傳遞信息的作用。用戶設備需要輸入PLC的各種控制信號,如限位開關、操作按鈕以及其它一些傳感器輸出的開關量或模擬量(要通過模數(shù)變換進入機內(nèi))等,通過輸入接口電路將這些信號轉換成CPU能接收和處理的信號。輸出接口電路將處理器輸出的弱電信號轉換成現(xiàn)場需要的強電信號以驅動電磁閥、接觸器等被控設備的執(zhí)行元件。常
用接口電路的結構如下圖所示。
輸入輸出接口電路
為了保證電路的正常工作,這些接口電路有以下特點;
1)輸入采用光電耦合電路,可大大減少電磁干擾
2)輸出也采用光電隔離并有三種方式,即繼電器、晶體管和晶閘管。這使得 PLC可以適合各種用戶的不同要求。如低速、大功率負載一般采用繼電器輸出;高速大功率則采用晶閘管輸出;高速小功率可用晶體管輸出。還有功率放大輸出電路等,而且有些輸出電路做成模塊式,可插拔,更換起來十分方便。PLC雖具有微機的許多特點,但它的工作方式卻與微機有很大的不同。微機一般采用等待命令的工作方式,如常見的鍵盤掃描方式或I/O掃描方式,有鍵按下或I/O動作則轉入相應的子程序無鍵按下則繼續(xù)掃描。PLC則采用循環(huán)掃描工作方式,在PLC中,用戶程序按先后順序存放,如:
1 × × × ×
2 × × × ×
3 × × × ×
10 × × × ×
11 ED
CPU從第一條指令開始執(zhí)行程序,直至遇到結束符后又返回第一條。如此周而復始不斷循環(huán)。這種工作方式是在系統(tǒng)軟件控制下,順次掃描各輸入點的狀態(tài),按用戶程序進行運算處理,然后順序向輸出點發(fā)出相應的控制信號。整個工作過程可分為五個階段:自診斷,與編程器等的通信,輸入采樣,用戶程序執(zhí)行,輸出刷新,其工作過程框圖如圖所示:
PLC工作過程框圖
1)每次掃描用戶程序之前,都先執(zhí)行故障自診斷程序。自診斷內(nèi)容為I/O部分、存儲器、CPU等,發(fā)現(xiàn)異常停機顯示出錯。若自診斷正常,繼續(xù)向下掃描。
2)PLC檢查是否有與編程器和計算機的通信請求,若有則進行相應處理,如接收由編程器送來的程序、命令和各種數(shù)據(jù),并把要顯示的狀態(tài)、數(shù)據(jù)、出錯信息等發(fā)送給編程器進行顯示。如果有與計算機等的通信請求,也在這段時間完成數(shù)據(jù)的接受和發(fā)送任務。
3)PLC的中央處理器對各個輸入端進行掃描,將輸人端的狀態(tài)送到輸入狀態(tài)寄存器中,這就是輸入采樣階段。
4)中央處理器CPU將指令逐條調(diào)出并執(zhí)行,以對輸人和原輸出狀態(tài)(這些狀態(tài)統(tǒng)稱為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即按程序對數(shù)據(jù)進行邏輯、算術運算,再將正確的結果送到輸出狀態(tài)寄存器中,這就是程序執(zhí)行階段。
5)當所有的指令執(zhí)行完畢時,集中把輸出狀態(tài)寄存器的狀態(tài)通過輸出部件轉換成被控設備所能接受的電壓或電流信號,以驅動被控設備,這就是輸出刷新階段。
PLC經(jīng)過這五個階段的工作過程,稱為一個掃描周期。完成一個周期后,又重新執(zhí)行上述過程,掃描周而復始地進行。掃描周期是PLC的重要指標之一,在不考慮第二個因素(與編程器等通信)時,掃描周期T為:
T=(讀入一點時間×輸入點數(shù))+(運算速度×程序步數(shù))+(輸出一點時間×輸出點數(shù))十故障診斷時間
顯然掃描時間主要取決于程序的長短,一般每秒鐘可掃描數(shù)十次以上,這對于工業(yè)設備通常沒有什么影響。但對控制時間要求較嚴格,響應速度要求快的系統(tǒng),就應該精確的計算響應時間,細心編排程序,合理安排指令的順序,以盡可能減少掃描周期造成的響應延時等不良影響。
PLC與繼電接觸器控制的重要區(qū)別之一就是工作方式不同。繼電接觸器控制是按“并行”方式工作的,也就是說是按同時執(zhí)行的方式工作的,只要形成電流通路,就可能有幾個繼電器同時動作。而PLC是以反復掃描的式工作的,它是循環(huán)地連續(xù)逐條執(zhí)行程序,任一時刻它只能執(zhí)行一條指令,這就是說PLC是以“串行”方式工作的。這種串行工作方式可以避免繼電接觸器控制的觸點競爭和時序失配問題。
總之,采用循環(huán)掃描的工作方式也是PLC區(qū)別于微機的最大特點,使用者應特別注意。
FN2N PLC 的規(guī)格及組成
FN2N系列PLC有FN2N16、FN2N32、FN2N48、FN2N64、FN2N80 、FN2N128等, FN2N 32,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構成:
1、控制單元:設有與編程器,計算機的接口,與I/O擴展單元相連的擴展口,輸入、輸出端子、電源輸入和輸出端子,FN2N有16個輸入點和16個輸出點。
2、擴展單元。
3、智能單元。
4、鏈接單元。
5、編程工具:使用MELSOFT GX Developer編程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