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莓育苗技術(shù)可采用根蘗繁殖、根條繁殖、扦插繁殖和組織培養(yǎng)繁殖。北方地區(qū)一般都在春季種植,秋季種植冬季管理不當容易遭受凍害。春季種植通常在3--4月份。一般選用2~3年的小苗。小苗一來價格便宜,二來適應(yīng)性強,很容易種活。種植藍莓的花盆,選泥瓦盆。泥瓦盆透氣性強,價格便宜,缺點是黑灰色不太美觀。如果買不到泥瓦盆,可以選陶盆,其次是紫砂盆、塑料盆,千萬不要用上過釉的瓷盆。至于盆的尺寸,2~3年的苗,選口徑25~30厘米的盆就行,忌小苗大盆。等以后長大,再換大盆。4~5年的成熟植株,當然是越大越好。
硫磺粉背蕨,蕨科,粉背蕨屬。根狀莖上的鱗片程二色,生長在的蕨科類植物。中文學名,硫磺粉背蕨,拉丁學名 Aleuritopteris veitchii (Christ) Ching 界 植物界 門 蕨類植物門 綱 薄囊蕨綱 目 水龍骨目 科 蕨科 屬 粉背蕨屬。形態(tài)特征;植株高30-50厘米。根狀莖短而斜升,密被鱗片;鱗片披針形,質(zhì)厚,中間黑色,邊緣淡棕色,有光澤。葉簇生;柄粗壯,長15-30厘米,粗約3毫米,栗紅色或淡烏木色,有光澤、光滑;葉片五角形,先端長尾狀,長10-20厘米,寬8-15厘米,二回羽狀深裂;羽片3-5對,對生或互生,各對羽片之間以闊間隔分開,基部以狹翅相連,基部一對羽片,不等邊三角形,長5-10厘米,寬3-8厘米,先端長尾尖或成鐮刀形,向上彎弓,基部與葉軸合生,二回羽狀深裂;小羽片4-6對,以闊間隔分開,基部彼此以狹翅相連,羽片基部下側(cè)一片長,一回羽裂或不分裂;分裂的小羽片披針形,長可達10厘米,寬3厘米,先端尾狀長漸尖,有不規(guī)則的裂片3-4對;不分裂的小羽片鐮刀形,一般長4-5厘米,寬0.5-0.8厘米,邊緣全緣或波狀,先端鈍尖頭;二片小羽片向上漸次縮短;羽軸上側(cè)不裂或僅有幾片不規(guī)則的裂片;裂片短,長不足2厘米;第二對羽片披針形,漸尖頭,長7厘米,寬2厘米,一回深羽裂,或僅羽軸下側(cè)羽裂,上側(cè)不裂,或全部不裂,基部與葉軸合生,下延或以無翅葉軸與基部一對分開;三對以上的羽片為鐮刀形,漸次縮短,不分裂或這緣淺波狀,鈍尖頭。葉干后草質(zhì)或薄革質(zhì),褐綠色,上面光滑,葉脈不顯,下面被鮮明的碳磺色粉末,邊緣具細密的圓齒;葉軸、羽軸、小羽軸與葉柄同色。孢子囊群由多個孢子囊組成,囊群蓋連續(xù),狹,棕色,全緣。
藍莓在酸性介質(zhì)中才能健康成長,培植土的pH值在4~5之間適合藍莓生長。這個問題困擾了很多藍莓愛好者,因為田園土pH值一般在6~7之間,即使花鳥市場出售的酸性土,pH值低也在5.5~6之間。
藍莓苗在盆中定植后,在室內(nèi)曬不到太陽而又通風處放一周,這個過程叫緩苗。一周后可搬到陽臺外正常養(yǎng)護。藍莓喜濕,尤其夏天,每天都需給足水。但也要注意,不能積水,否則爛根。上海的雨天,藍莓不必進室內(nèi),任雨再大,只要花盆透水性好就沒問題。你可以發(fā)現(xiàn),在生長季節(jié),連續(xù)幾天淋雨,藍莓葉子碧綠油亮,生機盎然,新葉也發(fā)得很快。藍莓喜陽,夏天40度氣溫下的太陽也曬不死它,在生長季可以忍受周圍環(huán)境中40℃~50℃高溫,只要早上給足水份。如缺乏充足的陽光,藍莓生長停滯,即使開花,也不結(jié)果。藍莓需要儲冷量。所謂儲冷量,就是藍莓要達到正常的開花結(jié)果一般需要X小時<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