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你的情緒影響傷害到孩子。你是不是容易情緒失控,是不是經(jīng)常吼罵孩子,是不是當著孩子的面和別人起沖突。注意我們自己的言行,別讓我們不經(jīng)意的行為影響孩子一生。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生活在父母的語言暴力下,從小就是父母負面情緒的垃圾筒,這樣的孩子,或無法順利成長,即使勉強長大,自我評價也會很低,性格極端,或自卑懦弱、膽小怕事,或延續(xù)父母的壞脾氣,暴躁易怒、沖動偏激,這樣的孩子,人際關系怎會好,將來怎么會有好的發(fā)展?
父母情緒平和,孩子從小在這樣的環(huán)境和氛圍中長大,孩子才會有樣學樣,遇到問題,運用理性頭腦去解決,而不是陷在其中,只是意氣用事,被情緒的惡魔控制,任事態(tài)發(fā)展,甚至采取過激行為,長大后,與他人相處,會復制這種方式,以積極、恰當?shù)姆绞教幚砀鞣矫娴年P系,包括與同事、上下級、婚戀包括和孩子的關系。
一個人情緒平和、游刃有余處理各種關系的人,當然就是人生贏家。情緒平和的父母,才是孩子成長中最大的助力。
既然情緒管理非常重要,那么,父母要怎樣做,才能調(diào)節(jié)情緒,不亂發(fā)脾氣呢?接下來晶橙教育集團就給大家說說怎么管理我們的情緒。
管理情緒的第一步,是要意識到自己的情緒
覺察自己:“哦,我生氣了、我感到不舒服了......”,只有看見情緒,情緒才能被理智之光照耀,才不會被情緒左右。
看見情緒,依賴平日多多覺察自己,時時問自己:“此時此刻,我的感受怎樣,身體的感覺如何、心理感覺如何?”
不斷問自己,不斷訓練自己的覺知,才會在負面情緒來臨時,有能力識別情緒、看見情緒。
情緒不因外在產(chǎn)生,因我們自己而起
情緒沒有對錯,只是我們對外在人事物的感受,是一種體驗。既然是體驗,就沒有對錯,因此,不要有情緒就著急。
情緒沒對錯,但怎樣看待情緒就因人而異了。
著名的心理學ABC理論說,我們不是因為外在事物產(chǎn)生情緒,而是因為對外在事物不合理的認知而產(chǎn)生情緒。
也就是說,是我們對外在事物的解釋和評價而產(chǎn)生了情緒,我們看事情的角度讓我們產(chǎn)生了不同的情緒。
同樣的事情,不同人的不同看法,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情緒。
同樣是下雨天,有人覺得出行不便,因而抱怨;有人覺得涼爽舒適,因而高興。
知道了情緒不是由于外在產(chǎn)生的,再說“要是孩子不氣我,我能生氣嗎?”這樣的話,顯然就是不對的。
所有的負面情緒,都是由于對自己不滿意
家長之所以暴怒下傷害親生兒女,歸根到底,是不夠愛自己,對自己不滿意,把這種不滿意投射到孩子身上——表現(xiàn)為對孩子的不滿意。
一個人如果對自己非常滿意、非常愛自己,就不會有太多負面情緒的。
愛自己,努力對自己好,才會減少不愉快!
要知道,“我”是一切的根源,我好了,我的周圍、我的世界都會好!
多說正向的話,別用負面語言威脅
好多父母出于擔心、焦慮,張口就說負面的話:“你這也不吃那也不吃,還想長高個兒?想得美!““考這么點兒分,還想玩手機,沒門!”“怎么這么心不在焉,我說的話,你怎么不當回事?”“我每天這么辛苦,還不都是為了你,你怎么就不領情?”
這些沒有意義、發(fā)泄情緒的話,對改變孩子一點意義都沒有。
希望孩子有改變,一定要多說正向的、鼓勵孩子的話,同樣的發(fā)話我們不妨換一種說法,看看下面晶橙教育集團是怎么跟孩子說的:
“你這也不吃那也不吃,還想長高個兒?做夢去吧!”換種方法可以這樣說:“吃吃這個,沒準會變成超人呢!”
“考這么點兒分,還想玩手機,沒門!”可以這樣說:“沒考好沒關系,好好看下錯在哪了,弄完后,玩會兒手機吧,別自己太大壓力!”
“我每天這么辛苦,還不都是為了你,你怎么就不領情?”可以這樣說:“你每天開開心心,媽媽就很快樂,哪怕再辛苦也無所謂?!?
如果孩子沒聽你的話,可以直視ta的眼睛,溫和而堅定地說:媽媽有重要的事,你要認真聽。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任何一個人都無法抗拒別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善意,哪怕這個善意有期許、有希望,也會努力去配合、去改變,孩子當然也是!
在我們自身有負面情緒時請先自我消化,消化完再找孩子溝通,不要讓我們的情緒化成利劍任意傷害我們的孩子。希望在晶橙的陪伴下,父母能正確處理我們自身的情緒,讓我們的孩子更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