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殼的顏色和質量能夠直接反映雞群健康狀況,隨著我們的飼養(yǎng)周期在不斷延長,雞蛋的蛋殼厚度和硬度越來越差。結合目前養(yǎng)殖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和實驗反饋,為大家總結了以下幾點,能夠有效改善老齡雞生產性能和蛋殼品質的建議。
01
提升日糧的鈣含量
60周之后鈣的流失量大于鈣的沉積,70周齡之后骨鈣的流失總量已達到30%。老齡雞血管開始硬化,血液循環(huán)減慢,胃部供血不足,使胃黏膜開始退化,導致胃液及胃酸分泌減少,鈣的溶解度下降,吸收率下降,更易缺鈣。
當日糧中鈣供給不足時,就會動用骨髓“庫”貯存的鈣維持產蛋,導致產蛋量和蛋殼質量均會下降。蛋雞進入60周以后,需要提升日糧的鈣含量,提升粗鈣質的添加比例。提高血鈣水平,需選擇小分子有機鈣源才能被吸收。甲酸鈣的鈣含量≥30.4%,小分子鈣易于吸收,能夠快速提高蛋雞血鈣水平,提升老齡雞的生產性能。
02
鈣磷差異化供應
磷在鈣的代謝中扮演著重要角色。18~45周齡0.27%的可沉積磷和46~90周齡0.25%的可沉積磷足夠維持生產需求和骨骼礦化。隨著日齡的增長鈣供給量增加、有效磷的供給量下降。生產上要按照品種標準,根據(jù)飼養(yǎng)階段合理調整鈣、磷水平,否則雞群后期蛋殼質量會變得更差。
03
用好維生素D
維生素D的作用是控制和調節(jié)鈣的吸收和平衡。飼料中的維生素D經過肝臟和腎臟轉化為25羥基D3、1,25二羥基D3。最終1,25-二羥基維生素D3在小腸內和維生素D受體結合,調節(jié)鈣通道的開放,進而調控小腸內對鈣的吸收和血鈣的濃度,從而最終調控骨的溶解和合成。25羥基維生素D3能夠改善蛋殼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