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痰機大屏幕液晶顯示減化護士操作程序
質(zhì)地和形狀的識別訓練:將顆粒粗細不等的砂紙,分別附著于木棒的兩端。令病閉眼,開始時用粗細顆粒相差根大的砂紙端在病人手指輕輕地滑動,讓病人回答是同樣、或是有差別,逐漸進展至粗細相似的砂紙。假如病人回答有誤,則睜開眼睛再感覺一次,如此反復進行,直至回答正確;紡織品的質(zhì)地識別訓練:將質(zhì)地不同的織物,倒如針織品、絲織品、布料、毛皮等放在一起。開始階段讓病人識別質(zhì)地相同織品。令病人將相同質(zhì)地的織物“配對”。然后,進展到識別不同質(zhì)地的織物。訓練方法同上;將、螺帽、螺桂、安全別針等小物品放入布袋內(nèi),讓病人觸摸,識別粗糙或光滑的邊緣。
按摩腰部:坐在椅上,挺胸收腹,先將雙手搓熱,再用兩手在腰部的前后左右按摩
伸腿運動:仰臥位,雙下肢交替屈膝上抬,盡量貼近下腹部,重復10~20次
雙橋運動:仰臥位,屈雙膝,兩手握拳,屈雙手置于體側(cè),腰臀部盡量上抬,挺胸,緩慢進行10~20次
后伸運動:俯臥位,兩臂及兩腿自然伸直,雙下肢交替向上盡力抬起,各重復10~20次。背飛:俯臥位,兩肘屈曲,兩手交叉置于腰后,雙下肢有節(jié)奏地用力向后抬起、放下,同時挺胸抬頭,重復10~20次
俯臥撐:俯臥位,兩肘屈曲,兩手置于胸前按床,兩腿自然伸直,兩肘伸直撐起,同時全身向上抬起,挺胸抬頭,重復10~20次
顛腳運動:直立位,雙腳并攏,腳跟有節(jié)奏地抬離地面,然后放下,如此交替進行,持續(xù)1~2分鐘 踢腿運動:雙手叉腰或一手扶物,雙下肢有節(jié)奏地交替盡力向前踢,后伸。各持續(xù)10~20次⑵訓練階段:
振動強度:不多于60%~70%/(220-年齡)×70%~85%
運動頻率:每天早晚各1次
振動頻率:以患者舒適為度
振動時間:15~20分鐘
振動振幅:4mm
振動方式:仰臥位并全身松弛躺在律動床上
注意事項:
一定要定時定量地進行治療,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會造成腰部疲勞,反而加重病情
治療時如發(fā)現(xiàn)下列癥狀:腰背部疼痛,活動受限,肢體疼痛頭暈,心悸胸悶,惡心,嘔吐,應停止治療,及時就醫(yī)
急性期強度宜小,慢性期可適當加量
排痰機大屏幕液晶顯示減化護士操作程序